用新技术加速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2)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部分省份建立的综合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平台模块涵盖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的功能。行政机关所有执法事项,执法行为的信息数据全程留痕并被

部分省份建立的综合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平台模块涵盖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的功能。行政机关所有执法事项,执法行为的信息数据全程留痕并被深度加工,不可删改,有效破解交叉执法、重复执法、随意执法的问题。执法信息自动生成、自动归集,符合信息公开要求的数据对社会公众公开。通过提高行政执法信息化水平,推动执法公开,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实现监督职能。行政执法中大量运用互联网应用程序,节约执法成本,促进执法便民。

三、新技术形塑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

新兴科技与司法规律深度融合,为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注入效能,推动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当前智能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诸多层面的运用形成了顶层设计与基层制度创新的良性互动,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司法制度提供有益的经验。

新技术为司法公开赋能。近年来我国借助互联网平台技术,已建立运转成熟的司法信息公开平台,以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让每一个案件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正义。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中国庭审公开网、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四大信息公开平台贯穿了案件的立案、庭审、判决和执行的全过程,公民可以随时访问和查阅司法信息,了解司法流程,全方位可视化地对案件进行监督。司法信息公开平台减少了可能存在的外界不当干预,让司法权得以在阳光下运行,最大限度满足公民的知情权,建立司法官和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增强公众的法治信赖感和获得感。

新技术有助提高司法效率。智慧法院成为法院智能化建设的目标之一。近年来法院各类诉讼案件数量急剧增加,新技术运用在审判、执行、服务的各个环节一定程度减轻法官的工作负担。庭审语音识别、文书智能纠错、类案强制检索等辅助办案系统作为法院的助手,提高了司法审判的效率,减少可能出现的错误。新设立的互联网法院探索网上审理案件,“在线交互审理”模式在案件审理的各环节实现了网络化和平台化,“异步审理”中分布和错时审理的方式突破了庭审时间和空间限制,大大节约了控辩双方诉讼成本。这种审理模式对于涉互联网的合同纠纷、互联网著作权属、侵权纠纷等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优势。此外,司法区块链完善电子证据存储方式,保障其安全性和真实性,节约认定证据真实性的时间、明晰双方责任,提升审判效率,在实现司法公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区块链存证能够实现事前、事中、事后,时间、地点、人物六个维度客观事实的固定,帮助法官破解电子证据的认定难题。如杭州互联网法院探索的司法区块链已有公证处、鉴定中心、授时中心等多个底层节点。建立在区块链基础上的智能合约,将合同以数字形式保存,满足特定条件就会触发合同的履行机制,将更好地保障双方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当前全国司法系统建立自上而下的人民法院司法区块链统一平台,统筹协调法院系统的区块链平台建设,以在全国范围内适用。

新技术有效落实司法为民理念。在具体的诉讼过程中,公众可以在互联网法院使用诉讼风险智能评估、诉状自动生成、在线浏览卷宗材料等司法服务,更方便获取司法资源。此外,地方“线上司法服务超市”“法律超市”“移动微法院”“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等创新实践应运而生,公民通过应用程序、小程序、平台等互联网载体能获得更为便捷,低成本的法律服务,降低了参与司法活动的成本,增强司法的可接近性。互联网技术让司法为民的理念落到实处,体现司法的人民立场,整体提升了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四、新技术助推全民守法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一国法治发达的重要指标必然包括公民的守法自觉性。加快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要求全民守法,知法懂法,培育公民具有法律素养,全社会形成尊法守法的良好环境。

我国法治建设面临法治发展的共时性问题和历时性问题的考验,城乡之间、欠发达地区法治发展不均衡,民族地区公众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匮乏、获取法律服务难度高。利用互联网等技术开展普法有助于解决普法中存在的区域不均衡性问题,折冲自上而下以国家为中心的普法模式。互联网具有开放性、时效性、共享性、平等性和跨时空性的特征,通过微博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应用程序、论坛、网络平台等手段进行普法宣传,能更有效传播法律知识。公民在社会广泛关注的典型性案件的公共讨论中锤炼法治思维,增强法治意识。此外,青少年是普法的关键对象。青少年普法教育是培养公民责任的重要内容。青少年与互联网亲缘性强,互联网已成为青少年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校园网络教育,型塑青少年行为模式和法治观念。

文章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网址: http://www.zgxjsxcp.cn/qikandaodu/2021/0512/699.html



上一篇:论新技术环境下作品独创性的判断以选择空间法
下一篇:新技术背景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师职业生涯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投稿 |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编辑部|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版面费 |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论文发表 |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