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技术加速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当前我国依法治国已进入新阶段,亟须激活新的动力机制为国家治理法治化注入新动能。世界主要国家都在通过制定国家战略规划,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法律领域的应用,

当前我国依法治国已进入新阶段,亟须激活新的动力机制为国家治理法治化注入新动能。世界主要国家都在通过制定国家战略规划,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法律领域的应用,提升法治治理效能。我们必须进一步运用新技术本身的开放性和变动性拓展治理法治化的想象空间,勾画未来的法治图景。

一、新技术融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立法先行,立法是国家治理法治化的制度基石。当前我国已经基本做到有法可依。从“有法可依”到“有良法可依”要求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克服立法体制的局限。新技术在立法辅助决策、征集民意,立法前评估、立法服务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有助于解决部门立法和地方立法中存在的问题,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新技术为立法机关提供有效的决策辅助支持。立法讲求成熟,立法项目的选择要区分轻重缓急,需准确满足公众的立法需求,具备可操作性,以避免耗费立法资源。网络是民意表达的重要渠道,大数据技术挖掘和分析互联网的海量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提纯”,较为准确地捕捉公民多样化的立法需求,为立法者提供决策参考。通过分析多种需求间的关联性,预测公众最为关心、最为紧迫、最为成熟的立法需求,准确地反映社会立法意向,努力达成立法的最大社会共识,克服地方立法中广泛存在的“无病呻吟式立法”和“重复立法”。立法草案发布后,立法机关要通过立法信息综合平台征求公民对法案的意见和建议,并对信息进行分类、归纳和分析。要重视吸纳公民意见并通过系统平台及时反馈意见,做到系统可查询,诉求有回应,使民主立法真正落到实处,矫正部门利益法制化倾向。地方立法机关要进一步探索建立立法综合信息平台,以更好发挥效能。

人工智能在立法前评估中不断提高立法的科学化水平。当前立法后评估能一定程度发现法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但评估滞后性和法律不可撤销性决定了对法律的效果影响十分有限。人工智能通过虚拟实施场景,进行法律的成本效益分析,对法律实施后可能产生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进行提前模拟和预判,及时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在法案出台前作出相应修改。相比之下,立法前评估有效弥补立法后评估的缺陷,可以提高立法实效。

新技术及时规避地方立法中的越权立法。当前部分地方立法机关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探索建立所属区域的立法信息综合平台。由于地方立法权扩张和频繁的立改废释活动,完整的法律体系图景并不清晰,而立法信息综合平台能完整准确动态地呈现我国法律体系的样貌。这一平台嵌入立法项目征集、法案意见反馈、立法流程、立法评估等模块,将可能的法律场景构建其中,亦涵盖中央立法、地方立法和立法资料、规范性文件等,对公众开放法律查询权限。未来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牵头建立全国统一的立法平台,连接地方立法信息平台,最大限度释放立法数据的治理潜能。立法综合平台成为立法工作人员与公众沟通的重要媒介;系统具备法律条文的自动连接和比对的功能,一旦下位法违反上位法或者出现与上位法相抵触的情形,系统将及时进行风险提示,规避立法风险,保障法制统一;立法信息平台还能嵌入法律法规备案审查功能,实现电子备案和在线审查,利用法律法规数据库的优势,更高效地推行审查工作,减少地方立法中的不作为和乱作为,全面落实依法立法原则。

二、新技术加速法治政府建设

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中之重。新技术在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促进行政执法规范化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健全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推进数字政府建设。除了行政执法外,行政机关在行使公权力、管理社会事务的过程中累积和储存了海量数据,数据已成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大数据技术利用平台累积的海量数据进行提炼分析,为行政执法和行政决策提供更高效、更可靠的预测依据,进一步降低执法成本。未来逐步建立起全国的综合执法信息平台,打破部门间和地域间的“信息孤岛”,实现数据的互通互联,放大开放数据的优势,实现治理成本最优化,效能最大化。目前已经有50多个国家部门和地方政府建立了数据开放平台,涵盖数据种类包括教育科技、民生服务、道路交通、健康卫生、资源环境等15类,且范围逐步扩大。在保障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政府开放数据的进程不断加快,提高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水平,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政府行为更加透明公开,大数据的运用倒逼公权力在法治框架下行使。部门和地方也应该努力打破数据壁垒,在国家层面统筹建立数据平台,避免低效和重复建设。

文章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网址: http://www.zgxjsxcp.cn/qikandaodu/2021/0512/699.html



上一篇:论新技术环境下作品独创性的判断以选择空间法
下一篇:新技术背景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师职业生涯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投稿 |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编辑部|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版面费 |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论文发表 |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