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时代博物馆展览展示的挑战与分析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0 引言 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正在颠覆和重塑固有的经济模式、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交互体验等技术发展与驱动下,博物馆陈列展览在对象、主题、内容

0 引言

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正在颠覆和重塑固有的经济模式、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交互体验等技术发展与驱动下,博物馆陈列展览在对象、主题、内容和方式等方面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受国际博物馆发展的影响,我国博物馆开始进入转变升级阶段,迫切需要探索新的展陈模式,以解决当前主流博物馆展览的表达方式与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接收方式之间的矛盾和差距,进而推动我国博物馆展览水平和社会服务高质量发展。

1 新技术时代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趋势

当前,博物馆展示呈现出以人为中心、多元化思维表达、强社会关联性、启发性和探索式教育等发展趋势。

从主体意识来看,从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以往博物馆展览以藏品为主,“我”有什么,就展什么,并辅以灯光效果、文字说明等增强“物”的表现力,这是一种单向输出的教育方式。而现今国外博物馆则强调以观众为中心,即重点关注观众想要了解什么,这并不代表一味地迎合,而是站在“服务者”的角度,通过了解观众的需求,来调整展览的主题和内容。尤其在数字化虚拟技术的帮助下,一些不以藏品见长的博物馆正迎来更多的发展空间。

从主题和内容来看,从线性讲述转变为网状叙事,思维变得多元化。比如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和英国广播公司、华纳兄弟娱乐公司合作,举办了“神奇动物:大自然的奥秘”主题展览,将《神奇动物在哪里》 一书中存在于幻想世界的神奇动物与真实自然界的动物进行比较,以生动的多媒体技术,将虚拟展览与实体展览进行结合,探索二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呈现魔法、神话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动物的相似性,来展示科学发现和知识进步,称得上一种有趣的做法。

从形式和方法来看,从刻板化的陈列方式和解释说明转向故事化代入和启发性探究,借助技术实现场景复现和情景设置。如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在展厅中构建了三只恐龙对战的场景。并非运用文字、图片或影像分别介绍不同种类恐龙的特点,而是以问题作为引导:“这场对战中霸王龙会是胜利者吗?”通过提问、假设,激发好奇心,引导孩子们主动思考,不仅是知识的获得,而且是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培育。

同时,展览的内容和形式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性和体验性,使观众融入展览之中,通过物联网及信息传感等技术手段,使观众成为展览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感受个性化的博物馆。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里,就有关于科学家测量恐龙、新物种发现的日常分享活动。此外,长沙博物馆也举办过“考古体验营”,模拟发掘长沙窑遗址的过程,组织青少年学习考古发掘的步骤、工具和意义。

2 博物馆展览体系现状与信息时代所需的“距离”

“十三五”以来,我国平均每两天新增一家博物馆。与快速增长的数量相比,博物馆对信息化建设、数字化应用、智慧化运营等新技术发展的主动适应仍存在很大差距。

2.1 “我说你听”的模式不能满足“我想知道”的需求

当前大部分博物馆展览的主流表达模式犹如传统教育的“说教”,按照教学大纲(展览提纲)我说你听。博物馆策展人掌握着展览的主动权和阐释权,观众则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在参观过程中,只能按部就班地欣赏展品、浏览说明牌和图文展板、观看视频短片,偶尔操作一下多媒体互动装置,总体感受平平淡淡,什么也记不住。尤其是科普教育展,往往追求系统性、专业性,却因知识体系的重叠而无法吸引城市观众的兴趣,又因知识体系的繁复而无法吸引乡村观众的兴趣,最终导致一种左右不靠的尴尬。

与此同时,处于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和工具越来越便利。以互联网百科为例,大家聚在一起共建、分享、完善某一知识,浏览网页时点击关键词便能获取相关资料,这种层层链接可以铺展开无穷尽的知识网络。又如人们已经习惯如微博、微信这类片段的、发散的信息,感兴趣就停留观看,不感兴趣就直接跳过。你会发现,现代人对于学习,完全以个人兴趣为导向,自己决定学什么、学到哪种程度。因此,传统博物馆的“教育者”模式仅是单向、线性的知识和信息传输,并未考虑观众的接受与否,也没有给予多种路径的选择,很难满足观众“我想知道”的需求。

2.2 陈列方式单调刻板,缺乏与观众的关联性、互动性

文章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网址: http://www.zgxjsxcp.cn/qikandaodu/2021/0517/703.html



上一篇:汽车新产品开发过程样车试制管理
下一篇:地基基础检测新技术探讨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投稿 |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编辑部|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版面费 |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论文发表 |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