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小巨人访谈录|成都芯通:专注射频技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4-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随着5G网络建设在全国逐步铺开,5G基站快速增长。 红星资本局获悉,有一家企业前瞻性地把握住了行业风口,在国内率先推出了5G开放式小基站产品和解决方案。 成都芯通软件有限公

随着5G网络建设在全国逐步铺开,5G基站快速增长。

红星资本局获悉,有一家企业前瞻性地把握住了行业风口,在国内率先推出了5G开放式小基站产品和解决方案。

成都芯通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芯通”)致力于宽带高效率的射频技术研究,从2G、3G、4G到现在的5G,为运营商和设备商提供多制式射频功放、射频子系统和各种延伸覆盖应用解决方案。目前,公司的5G产品已实现商业化落地。

近日,红星资本局走进成都芯通,专访公司董事长李睿。作为一家在民用射频领域持续发力的“小巨人”企业,李睿对我们讲述了公司的成长史。

成都芯通

率先推出5G白盒化RRU

公开资料显示,成都芯通成立于2004年,总部位于成都高新区芯通科技大厦内。

走进李睿的办公室内,他的桌上摆放着一个小白盒。据李睿介绍,这就是公司目前主要的产品——5G小基站,“长得跟WiFi挺像的,但实际上是个5G室内小基站。”

2019年,成都芯通和中国电信联合推出业界首个3.5GHz 5G室内小基站的射频参考设计;同年,成都芯通发布业界首款5G O-RAN云小站RRU(射频拉远单元),这也意味着成都芯通是行业内率先推出5G室内小基站的企业之一。

最新数据显示,5G垂直行业应用正处于爆发性增长阶段,2022年一季度,我国5G基站新增13.4万个,累计建成开通155.9万个,预计2022年年底5G基站总数将突破200万个,5G网络建设正迎来大规模发展。

成都芯通自主研发的5G室内云小站PicoRRU

“高科技没有短平快”

产品提前数年布局

据李睿介绍,成都芯通目前的产品,实际上是提前好几年、甚至提前十年的布局。

“高科技的东西永远没有短平快,很多我们今天看到的东西都是很早以前就布局了的。”李睿提到:“任何一代产品在商用化之前,至少都要提前3-5年去做产品研发,这个还是指产品级的,如果是技术的布局会更早。”

如今,中国的5G通信技术全球领先,但这样发达的通讯网络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

在1G和2G移动通信时代,中国在核心技术上处于空白和跟随阶段,网络建设严重依赖国外设备和技术。在3G移动通信时代,“中国3G之父”李世鹤带领团队成功研究出了TD-SCDMA系统。

TD-SCDMA标准因为技术优势获得了国际电信联盟的认可,成为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流标准,实现了中国通信史上“零的突破”,并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大规模商用部署,为中国通信技术在4G时代的并行追赶和5G时代的领跑奠定了基础。

据李睿透露,5G技术性研发早在2010年就开始了,2010年,工信部和科技部就专门设置了5G的射频宽带技术的专项,引导企业去研发。成都芯通也有幸成为最早一批进入这个领域的企业之一,2011年就开始做相关产品的研发。

“当然也有很困难的时候,尤其是在2016年,2017年,每年的研发费用都上千万,研发投入一大堆,却连5G的影子都看不到。”回忆当时,李睿透露,自己也在放弃和坚持之间徘徊许久。

“放弃吧,可惜了!就这样,没有任何回报地坚持,直到2018年我们看到了希望。”2019年,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成都芯通的5G产品也开始投入市场,被大家所看到。公司有了资金回笼,慢慢走向正轨。

“技术是第一位的”

这条道路的探索永无止境

“我们卖的是盒子,但这里面真正的核心技术是软件算法。”李睿说,如果软件算法不好的话,产品的能耗可能会是现在的3-4倍。

其实基站都是“耗电大户”,公司必须在最初的产品上进行迭代,把能耗和功率降低。李睿说:“公司的第一代产品的功耗大概是50瓦,而现在产品的功耗是20多瓦。能把电节约下来,这是一个巨大的贡献。”他提到,未来还可以把功耗做得更小,在这条道路上可以无止境的去做。

据介绍,成都芯通的5G室内小站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自研DPD(数字预失真)和CFR(削峰)算法,可实现低功耗和高线性,同时还能通过网络流量和话务负载状态的感知,自动进行休眠与唤醒,进一步降低闲时功耗,提高基站能效,助力节能减排和达成“碳中和”目标。

除了技术之外,李睿也提到,如果要坚持研发民用产品,还有一个成本问题,不能卖贵了,得让老百姓能用得起。李睿提到,公司最早从2011年开始做开发,当时做的原型样机“又傻又笨又大又贵”,光是成本就要10-20万,完全不能用,而现在经过迭代后的产品,成本已经降下来了很多。

文章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网址: http://www.zgxjsxcp.cn/zonghexinwen/2022/0423/883.html



上一篇:专精特新小巨人访谈录|成都芯通:专注射频技术
下一篇:工信部:实施新一轮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 强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投稿 |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编辑部|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版面费 |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论文发表 |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