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车风电产业链多项新技术发布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0-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能源新闻网讯 10月18日,在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中国中车重磅发布了5.X MWD175、6.X MWD185和7.X MWD195机组,中车风电整机“箕星”平台系列化产品、7.X MW陆上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

能源新闻网讯 10月18日,在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中国中车重磅发布了5.X MWD175、6.X MWD185和7.X MWD195机组,中车风电整机“箕星”平台系列化产品、7.X MW陆上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平台和“一机一储”创新概念与关键技术等诸多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新技术新产品。中国中车“风电家族”进一步丰富壮大。

部分新技术新产品简介

1、“箕星”平台系列化产品

“箕星”平台系列化产品,基于平价创新技术、数字化平台开发、模块化定制设计、低度电成本优势、中车集成产业链,以及智慧风电场运维六大核心理念,致力于风电零碳与负碳技术的突破,提高电机组全产业链质量,成为推动风电行业健康、长期、持续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2、7.X MW陆上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平台

7.X MW陆上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平台及其系列产品是根据我国风资源及地域情况,开发的适用于“三北大基地”中高速区域、陆上大容量大风轮直径的新产品。两种风电机组平台的发布,进一步完善了中国中车风电在陆上大功率机组的产品谱系。

3、“一机一储”创新概念与关键技术

发布的“一机一储”创新概念与关键技术,是针对风电机组按照机组额定功率10%配备储能。中国中车开展了风储协同控制技术、风储一体化变流技术、风储集成布局技术等研究,并针对配置三种不同类型储能(磷酸铁锂、钛酸锂、锂电容)后风机的相关涉网性能分别开展了仿真、实验室测试和风场测试。研究结果证明该款储能型风机通过风储协同运行在平滑出力波动、提升风电机组对电网频率/电压主动支撑、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中车“风电家族”图鉴

本着“相关多元、高端定位、资源支撑、行业领先”的原则,中国中车将轨道交通领域积累的核心技术延伸培育到风电领域,形成了从发电机、叶片、塔筒、齿轮箱、变流器、超级电容、变桨系统等核心部件到整机,从新造到运维的完整产业链,同时可提供后市场运维、风电场开发等服务,成为国内风电产业的重要力量。

风资源利用

依托领先的装备制造与研发实力,中车在风资源开发领域已经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产品及能力,在资源评估、风电场自动寻优、数据驱动的风电数字化解决方案方面,拥有全寿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自主投资建设的内蒙古骆驼山50MW风场项目成功并网,并参股风场8个。本次展会上,利用VR技术手段,全面展示中车首个自建风电场——后水泉(骆驼山)风电场项目。

风电整机行业排名国内第六

今年6月,5.X MWD175机型吊装成功,实现全球陆上风电机组最大的扫风面积,综合优势更加全面。目前,中国中车风电整机涵盖陆上1.5MW到5.X MW平台,共计60余款机型,装机台数超4300台,装机容量超9.4GW。此次7.X MW陆上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平台的发布,标志着中国中车风电陆上整机产品已迈入7.X MW时代。

风力发电机销量行业排名国内第一

2021年10月,全球功率最大的18MW风力发电机通过技术评审,进一步巩固了风电核心部件的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 MW半直驱、10MW级模块化永磁、7.X MW双馈等一系列风力发电机已成为中国风力发电机的主力机型;基于人工智能及无线传感网的风电故障辨识系统,实现电机故障精准预测,为用户大大降低运维成本和发电量损失。风力发电机产品涵盖笼型、双馈、直驱永磁、永磁半直驱等全系列技术路线,实现从600KW-18MW功率等级产品全覆盖,具备为各型风力发电机组提供研发及配套能力。

风电叶片销量行业排名国内第二

风电叶片产业十多年来,完成陆上50余款、海上3款叶片开发,已开发叶片长度涵盖40-90米,功率覆盖1.5-6兆瓦,正在进行百米以上大功率海上叶片开发工作,可满足15兆瓦以上风力发电机组需求,年度产能3000套以上。先进的风电叶片除冰技术针对不同风场气候条件和风电机组特性,定制化设计防除冰解决方案,并特别针对欧洲、国内北方、中南部山区不同环境特性的风场进行优化,除冰系统运行稳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文章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网址: http://www.zgxjsxcp.cn/zonghexinwen/2021/1021/818.html



上一篇:科幻产业新技术新产品展览亮相首钢园
下一篇:环保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推介会成功举办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投稿 |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编辑部|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版面费 |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论文发表 |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